本文由麻布岗信息网整理发布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
生态灾难的类型有:1、臭氧层破坏。2、温室效应。3、土地退化和沙漠化。4、废物质污染及转移。5、噪音污染。生态灾难是指生态系统平衡被破坏而给社会、给人类所带来的灾难。
1、臭氧层破坏:臭氧浓度降低1%,皮肤癌增加4%,白内障发生则增加0.6%。到本世纪初,地球中部上空的臭氧层已减少了5%-10%,使皮肤癌患者人数增加了26%。
2、温室效应:温室效应是指二氧化碳、一氧化二氮、甲烷、氟利昂高温室气体大量排向大气层,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。
3、土地退化和沙漠化:指由于人们过渡的放牧、耕作、滥垦滥伐等人为因素和一系列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,使土地质量下降并逐步沙漠化的过程。
4、废物质污染及转移:指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向自然界或向他国排放的废气、废液、固体废物等,严重污染空气,河流、湖泊、海洋和陆地环境以及危害人类健康的问题。
5、噪音污染:工业机器、建筑机械、汽车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产生的高强度噪音,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破坏,严重影响了人类身体的健康。
生态灾难的影响因素:
自然因素:如水灾、旱灾、地震、台风、山崩、海啸等。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一环境问题。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二环境问题。
人为因素:使环境因素发生改变;使生物种类发生改变。在生态系统中,盲目增加一个物种,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;对生物信息系统的破坏。
预防措施:
1、要应用先进技术全天候观察地球,察觉灾害先兆。
借助在地面、地下、海底和太空布设更多传感设备,人类可以每时每刻地观察到地球上的所有异常现象,第一时间报告灾害的发生,从而给可能受灾的民众提供反应时间和生存机会。
2、要利用现代科技改造自然和社会,防患于未然。
人类还可以通过提高安全标准、引进更为先进的技术,来提高灾害高发地区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。
麻布岗信息网(www.517338.com)为您分享超实用的生活经验,美食,旅游,教育,历史,游戏,娱乐,数码等知识
免责声明: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,或有版权异议的,请联系管理员,我们会立即处理,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,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立即通知我们,情况属实,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,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,谢谢!
工作时间:8:00-18:00
客服电话
13524672021
电子邮件
773537036@qq.com
扫码二维码
获取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