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由麻布岗信息网整理发布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
1、经历了2000多年风雨的长城,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,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自然与文化遗产,是中华民族勇敢、坚韧、智慧、精神的象征。
2、然而,在和平时期的我们,却眼睁睁地看着昔日用其“身躯”承受了无数战火硝烟的古长城,在岁月侵蚀及人为破坏下慢慢毁弃。中国长城学会的考察结果表明,明代万里长城有较好墙体的部分,剩下不到20%,有明显可见遗址部分已不到30%。
3、千百年来,风沙侵蚀,战火硝烟,使长城不断受到伤害,不同地段的古长城普遍存在内部结构改变现象,坍塌隐患很多,破损的地方基本上都不能得到及时的修复。
4、相比于自然损坏,人为的破坏更让人心痛。在我国保存长城朝代跨度最大的山西省境内,现存战国至清代长城共有2500多公里,大都破坏比较严重,保存较好的是处在荒山野岭之中,人们难以攀登的古长城。而在公路边、村边、耕地上的一些古长城,许多村民直接将长城砖拿走用于建造房屋;在城市建设或其他工业、农业、交通等项目建设施工中,对长城的破坏也屡见不鲜。这两种形式的破坏,今天仍不同程度地继续着。
5、更为可怕的是,一种与经济发展交织,有很强隐蔽性的人为破坏正愈演愈烈。一些地方将长城作为发展旅游业的道具,把不同朝代的长城,不经科学论证,都翻修成清一色的仿明、清长城。索道、卡丁车等现代旅游、娱乐设施,不仅破坏了长城的原始风貌,甚至使一些长城墙体面临坍塌的危险。还有更多的古长城由于没有列入当地文物保护规划,被遗弃在“没有资金”“难以保护”的借口之下。
6、历经风霜的长城一旦毁坏不可能再生,正所谓修补了裂痕的瓷器不再是原来的瓷器。目前,“世界古遗址基金会”已把长城增列为全世界100个最濒危的遗址之一。在国家立法强制保护的同时,如果我们没有忧患意识,不能自觉地保护长城资源,甚至只顾眼前利益,过多过滥地“开发”长城,也许过不了多久,长城将不再屹立,今后的人们或许要像我们今天谈论“龙”一样,猜测长城的过去,推论民族的历史。
麻布岗信息网(www.517338.com)为您分享超实用的生活经验,美食,旅游,教育,历史,游戏,娱乐,数码等知识
免责声明: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,或有版权异议的,请联系管理员,我们会立即处理,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,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立即通知我们,情况属实,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,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,谢谢!
工作时间:8:00-18:00
客服电话
13524672021
电子邮件
773537036@qq.com
扫码二维码
获取最新动态